10年時間,他和工人們一直堅持吃住在山上。無論春夏秋冬,無論周邊環境發生多大變化,他始終盯著一個...
晉源區體育公園位于太祁高速晉源段以東,晉源新城以西,龍山大街兩側,總占地面積200余畝。
天龍山自然保護區位于太原市西側的天龍山石質山區,總面積4.3萬畝。作為距離太原市區最近的自然林地,天...
凌井溝省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世界珍禽褐馬雞、金錢豹和原麝,以及以油松天然次生林為主的森林生態系統...
本次工程改造景點8個,新建景點7個,在對舊景點的提升和新景點的設計規劃中,巧妙將本地文化融入景觀,...
晉陽橋位于太原古城大街跨汾河節點,集古典與現代于一體,整體設計體現了人、建筑與城市的互動融合。
仲夏時節,草木蔥蘢,驅車行駛在陽興大道上,沿途可感受到濃濃的綠意。陽興大道配套綠化工程全長21.5公...
晉陽湖大型水上實景演藝《如夢晉陽》是太原市重點文化旅游項目,演出以晉陽文化為題材,運用巨型噴泉矩...
汾河三期景觀工程中的標志性構筑物——“汾河之冠”景觀人行橋橋梁總長403米,主橋采用七跨連續鋼桁漸變...
賽道還將一路的美景串點成線,撿拾起散落在西山上的粒粒“珍珠”,形成一條熠熠生輝的“珠鏈”,大氣驚艷。
汾河三期景觀綠化工程經過改造,汾河景區向南整體延伸了12.5公里, 300米寬的河道兩岸, 175萬平方米的...
一個窯頭村環境的改善,折射出的是全市城鄉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。
去年以來,西銘礦采用31項專利技術進行徹底治理,4座矸石山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變為生機勃勃的花果山...
“車在樹中行,路在草中延,人在花中游,鳥在林中飛”一條的“城市綠色廊道”呈現在市民面前。濱河東路...
62年來,迎澤公園在一代代太原人的打造下,成為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。
慕云山的變化,張斌如數家珍,相信過不了多久,這座大山將涅槃重生。
“九河”綠化,一曲太原人改善家鄉生態環境的禮贊。
迎澤閣、望月閣、觀瀾閣……夏日艷陽下太原迎澤公園亭、臺、樓、閣錯落有致,宛如一幅古韻山水畫。如今...
太原市“九河”綜合治理工程,在疏浚河道、雨污分流、河水復清基礎上,在河岸沿線增建了綠化帶、街頭游...
位于西山地區的鋼盛城郊森林公園于2011年啟動建設。項目實施以來,太鋼組織10多支專業綠化隊伍、近萬余...
這里原先曾是太原一電廠粉煤灰庫,通過污染整治、生態修復、場地建設綜合治理,荒山變身體育公園,成為...
經過八年的建設,梗陽西山城郊森林公園已初具規模,基礎建設基本完成,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顯著,形成了季...
歷時兩年多的綜合治理,一條昔日的“龍須溝”如今已變身為綠色“景觀帶”。
好山好水好風景,改造的不僅僅是生態環境,還有我們的內心。
在太原這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北方古城,一條條穿越城市的河道仿佛“玉帶纏腰”,顯得彌足珍貴。
連同九院沙河在內的八河治理全面完成,省城的生態環境又向前邁進了巨大一步,流域內上百萬市民切切實實...
從臭水溝到景觀河、從塵土飛揚到道路整潔、從臟亂差到風光旖旎……風聲河村的居民切實感受到了生態環境...
用科學的方法治理好黑臭水體,這是每一位群眾的心愿。
山西國信城郊森林公園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區崛圍山風景區西南,是山西國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西山打造的重...
西山旅游公路自行車賽道綠化工程的完工,為游客提供了出行便利,有效改善了萬柏林區和西山片區的生態環境。
汾東污水處理工程有效改善了汾河南部水體環境,提高了污水處理率,同時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大助力。
作為服務太原整個河西地區的全地下“花園式”污水處理廠,晉陽污水處理廠對改善周邊生態環境質量,提升...
6月11日,生態文明建設媒體行記者來到“八河”沿岸,感受“八河”綜合治理成果,體驗生態文明建設之美。
走進汾河三期,一起去領略汾河三期的“綠色”之美。
汾河景區三期正式向市民開放,成為碧波蕩漾、綠樹成蔭、極具現代感的生態長廊。
剛剛進入仲夏,太原市城市建設喜訊連連。太原名片、晉陽風光、并州"綠肺"——汾河景區再次成功實現南延...
6月5日,生態文明建設媒體采風團記者走進萬柏林區,就該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新成果開展集中采訪報道。
西山“網紅賽道”蜿蜒在層林疊翠的玉泉山間,猶如一條巨龍盤旋,成為西山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6月的北頭村,成片的油菜花競相綻放、芳香四溢,微風吹過,涌起金黃的波浪,蔚為壯觀。
位于西山山谷之中的桃花溝,已形成集農家特色餐飲和生態旅游、休閑養生為一體的桃花溝生態旅游開發區。